“韧性”一词原本是一个工程力学的概念,指一个系统遭受外部冲击后维持自身稳定并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现在,具有“抗击打”能力的“韧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今年夏秋之际,先后有“贝碧嘉”“普拉桑”和“康妮”三次台风不同程度影响上海,给这座超大型城市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面对考验,上海凭借硬核能力有效应对,保障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0月31日,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上海笼罩在一片风雨之中。气象部门发出了暴雨橙色预警以及台风蓝色预警。而就在此时,位于黄浦区的智慧环卫监管指挥大厅正有条不紊地应对着。全区各路段的现场图像被传到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网统管”的大屏上。很快,工作人员就通过监控发现有一处车流量很大的路段极有可能产生积水,造成交通拥堵,随即安排员工优先处置该路段。接到指令后,正在巡检的一线工作人员立刻赶往目的地。
20分钟后,现场处置完毕,积水水位降到可控范围以下,避免了一次极有可能发生的交通拥堵。在台风到来之前,上海已经集结了近7万名抢险人员随时待命。今年上海受到三次台风影响,除了“康妮”以外,还有9月来袭的“贝碧嘉”和“普拉桑”。尽管来势凶猛,但是由于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城市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这种应对效果和上海已在推行的韧性城市建设有关,所谓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起来。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城市运行安全专家组成员尹小贝:“它(韧性城市)体现出两个特征:第一,风险冲击过来了能够把它吸收掉,就像海绵一样下雨把水吸收住;第二,如果冲击特别大,城市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迅速恢复,像弹簧一样压了之后能够复原。这体现出韧性的两个能力。从城市的角度讲,我们还要在吸收和恢复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的经验,汲取相应的教训,最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共建“安全韧性城市”,强调城市要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尹小贝:“城市像人一样也有老龄化的问题,内在环境变化要求城市具备韧性能力,建设韧性城市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城市发展范式。”
近几年,上海一直在努力建设韧性城市。它的韧性来源于软硬件的实力。硬件是多年来打造的基础设施,包括海绵城市、地下管网、鹰眼系统等等;软件是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网统管”,它相当于“城市的大脑”,由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上海于2019年在全市范围开始全面探索“一网统管”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一网统管”形成了“一纵一横”的组织架构。一纵指的是市级、区级、街镇级,一横指的是在这个管理平台上嵌入了防汛、消防、交通等82个部门和单位。
硬件让城市更强壮,软件让城市更聪明,有了软硬件的加持,上海在抵御自然灾害时便会表现出韧性。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具体来讲,通常会采取三个步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恢复。以此次抗击台风“康妮”为例,我们先来看看上海是如何防范的。首先打前站的是气象部门。
10月28日12时,也就是台风“康妮”来袭前三天,上海市气象局便发出第一份《气象信息专报》。随后,上海气象局“3216”台风递进式预报预警工作机制也正式启动。“3216”是指在台风登陆前,提前3天通过“一网统管”向有关各部门发出工作提示,提前2天作出灾害性天气预通报,提前1天发出预警信号,以及提前6小时作出上海市分区预报,并且24小时滚动更新。对于气象部门的这些研判,本地媒体也在进行24小时直播,让市民第一时间知晓。
防汛防台部门通过“一网统管”平台收到气象部门的预判与分析后,就能在灾害发生前进行预测和预警,为指挥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上海市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主任张鹏:“如果我们接到了积水的监测信息,说某一个区的某一条路上发生了道路积水,我们利用这个系统会快速检索它3公里范围内有多少河、有多少排水泵站、有没有抢险队伍、有没有物资仓库、有没有人员安置场所,调动最快的、最近的资源,来增强我们的城市韧性。”
在台风来袭前,除了对建筑、设施进行防范以外,高空作业、设施农业、渔业养殖等处于危险地带的人员也被妥善转移安置。在奉贤区海湾城宿舍楼安置点,20多名养殖户被转移安置到了这里。这些转移安置场所除了配套基本生活设施以外,附近社区医院的医生也带着常见药品在这里值守。
10月31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全市启动防汛防台Ⅲ级响应行动。上海工作重点也从事前防范转为事中控制。
上海高楼林立,100米以上的建筑超过1000栋,因此它们也是重点防范对象。台风预警发出后,上海消防便通过214个“鹰眼”监控系统,对上海高层建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监测。一旦发现险情,便会通过“一网统管”与街道进行联系,及时处置。
地铁、公交、铁路、公路、-澳门🔥威(中国)威斯尼斯人等部门和单位也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上海地铁现有20条运营线路,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铁之一。在台风期间,如何一边抗台,一边保证大家的安全出行,非常考验城市的韧性。因为有了“一网统管”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统筹,多部门紧密协作,加上地铁部门自己的管理系统,因此台风来袭时地铁仍能有序运转。
上海轨道交通路网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值班总调度长朱伟:“我们路网级的运营调度员会和外部气象部门、防汛办等保持紧密联系,特别是大量雨水倒灌,我们内部不能处理的情况下,我们也会申请外部支援,消防、排水的防汛水务部门等会支援我们,对站外进行排水。”
每个站点还配备了沙袋、防汛板、救生衣等防汛物资,一旦发生雨水倒灌进站能及时处置。
在公交指挥中心,线路站管员也在对每趟车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上海巴士三公司71路中运量车队副队长是丰:“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车辆就不能继续行驶,一旦发生(涉水严重)的话,我们要求驾驶员切断电源,采取现场施救或者报警的措施。”
虽然几次台风对上海各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城市没有发生大的灾情,而是表现出一种韧性,通过主动抵御灾害,减轻了损失并快速恢复正常。11月1日夜间,台风“康妮”的影响逐渐减弱,上海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随后,各部门陆续把工作重点从事中控制转为事后恢复。清理被台风吹断的树枝、疏通被堵塞的下水口……一项项工作稳步推进,上海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秩序。
尹小贝:“我们总是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搞韧性建设,最终让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这是最重要的思想理念导向,建设具有韧性能力的城市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在应对一场场台风的过程中,上海通过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一座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冲击时要有“免疫力”“自愈力”和“恢复力”,才能保持抗压、弹性、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韧性,城市才更安全,上海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苏杰西)